1.31.2012

从来没有一种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

我常说人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你“无知无力”,就是你知识不是很丰富身体也没长好的时候,你是小孩在念书。第三个阶段是“有知无力”,你积累了很多知识经验,可是你年纪大了,老了做不动了。中间三十年,是你有知有力的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你应该要投资自己。什么叫投资自己?你有没有花很长一段时间,就像我们练功夫一样,先把马步练好。第一个十年你不要追求工资。
你今天的工资可能是三千块四千块,我说我现场加你两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你告诉我你的生活会改变吗?不会的,奔驰宝马你还是买不起,大房子你也买不起。
在第一个十年大家工资的差异是没有差异的,你的同学也许早你一年升个什么组长、什么经理,那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在第一个十年你要扎扎实实地投资自己。
当然,现在年轻人他会更多地看到自己以前的同班同学如何优秀,薪水有多高。
但人生要算总账。
从你学校毕业的第一天的第一毛钱,到你退休后领的最后一毛钱,总共加起来你能挣多少钱。
第一个十年走完了,如果你扎扎实实地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好,到第二个十年你可能有机会成为一个部门主管。我说第一个十年是你这一辈子工资最微薄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可能是单身,你的这个收入也就能支撑你的生活所需。
到第二个十年,你可能也结婚了,可能有个孩子,如果干得还不错,你能干到一个部门经理,你的收入勉勉强强还能支撑一个家庭要的。所以你还是不够,你上餐厅点菜的时候,你还做不到把价钱盖起来,你爱点什么点什么。你上超市买东西可以不要看价钱。
第二个十年你要学第二个东西,叫技巧,做事的技巧,待人处事的技巧,处理复杂事物的技巧。前面两个十年如果你走得很扎实,你才有可能走到第三个十年。
第三个十年是什么,做到一个公司真正的大老总。第三个十年才是你财富积累的开始,那个时候你的收入会远大于你的生活所需,人生的财富从第三个十年开始计较。
可是很不幸,绝大部分人走不到第三个十年。虽然咱们都是同一所学校毕业的同一个科系毕业的,上课的时候坐在你旁边的同学,十年十五年之后这两个同学的发展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任何一件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
我也不是学校毕业第一天就干老总的。我干sales,就是马路上的基层销售人员。
我当时在美国干销售我是怎么干的,只要太阳还没有下山,外面是白天,我一定在外面跑。跑客户,找商机,做事情。等太阳下山了,客户下班了,我回办公室做几件事。第一把我今天一天跑下来的东西做一个总结,第二件事就是把我明天要去拜访的客户再做个总结,做准备。常常等我一抬头的时候已经凌晨两点了,我忽然想起我好像没吃晚饭,我忽然想起我好久没上厕所了。
现在的年轻人流行一个口头禅,“我换工作了”,然后顺带告诉你,“我把老板给炒了”。
我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看简历,你知道我最先看什么?第一我不看名字,第二我不看学历,我先看他在每一份工作呆了多久。现在的年轻人工作更换太频繁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频繁更换工作的简历会给我几个很重要的信息,第一这个年轻人还不知道他要干些什么,所以他老换。另外,新到一个岗位大概有两三个月的蜜月期,反正你是新人,大家对你要求都不高。等干到半年九个月,你碰到第一批困难的时候选择离开。发生困难了,最容易的决定是我不干了,然后美其名曰:“我把老板开了”。我看看这样的年轻人能开几个老板,他最后会把自己开了。因为到最后他的简历会没有地方去。
我相信这样子看简历的领导不止我一个人。如果前面的功夫不扎实,有些人可能运气不错,也做上老总的位置。可是你会坐不住,那个椅子上有油,你坐上去会滑下来。一个企业运作到最后,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光说大话就可以过得了关的。像我这一辈子我没有发过什么财,我常说我的运气是很差的。我抽奖常常抽到纪念奖,一半人中奖我都抽不到,只能扎扎实实靠自己挣工资。

1.29.2012

唯物质主义的婚姻

结婚之前,你头脑中首先闪现的是诸如“房子、戒指、婚宴、旅游”等物,而不是他看你的样子、他舒心的笑、他紧缩的眉头,那完美的说明了:你其实并不爱他——真的,夜深人静您也找个没人的角落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一下,把您身边的这个男人剥个精光,你是否还愿意留下来一秒钟,陪他——是的,如果有,那是生活的惯性;如果没有,那你的婚姻只不过是以爱之名的一场交易。


有些人还要喊来成千上万的人观看,有时候还要跑到一个到处是羊粪的地方去昭示天下:我和XXX成交啦!观众们欢呼庆贺奔走相告,恭喜他们做了一桩大买卖,然后去淘X上搜他们的婚纱、赶紧找旅行社把自己的蜜月也安排在那个缺氧的地方、不断的把自己在现场距离舞台4800米以外用200万像素手机拍到的新人照片发到新X微博上去,用打了鸡血的语言发表到“我见证了XXA和XXB的婚礼……”


现在电商们发快递的时候都会把物品旁边填充很多气垫,很多人的时间(生命)就是那个气垫,你的这段生命的意义就是保证这段交易的完成,就是等着交易者说的那一句:感谢现场的来宾……


围观对于你自己是没有价值的。围观结束后,真相,仍需要国务院的审批。


而我们往往容易被摆在别人的天平上,称重、打上绿标,腔排14、纯排18、后腿25……,别人说你值多少钱你就多少钱,根本原因可能是您不知道自己是腔排还是纯排,或者您知道自己是腔排也不知道市面上的行情,后来您终于想明白了:靠,原来我尼玛就是一个跟班啊!


小时候你跟父母的班、上学了你跟老师的班、结婚了你跟老公的班、上班了你跟上级的班、逛街去你跟闺蜜的班、聚会时你跟老同学的班、有了孩子你就跟孩子的班、孩子长大了你才发现这辈子给别人和社会跑了一辈子的龙套(参见 易卜生《玩偶之家》)。


那个“你”哪里去了?


人的可贵,在于有灵魂,在于不能用别人的价值观和物质去衡量,而应该是反过来,一个东西因为是某人所用才具有灵气和价值(比如书法,同样一个字不同人写出来就有不同的价格):XXC姐能把从动物园批发回来的衣服穿出法兰西风格来,而哥您即便是穿着Hugo Boss的套装——远了看像是干房租中介的、近了看还不如远了看呢。


我们应该学着让站在自己身边的人感到更有价值,而不总是您站在出站口就像收报纸的、站在天桥上就像贴膜的、站在发廊前面就像出台的、站在人行道上不像健身房发传单的就像外卖发菜谱的,不要总是你认识XX、你是XX的XX,你为什么不是自己,想要的名分自己去争取,为什么总是舔人家的口水。


你之所以不能解放自己并不是因为经济没有独立,而是你根本就没有首先让自己的人格独立,你知道怎么样设身处地的去爱别人吗,不会去爱别人谈什么责任,不担当责任谈什么独立,充其量也就是产生自私自利的独裁;你知道怎么去尊重别人吗,是不是在你的眼里男人都长得像三孙子、女人都像丫鬟、岁数大一些的都是有英伦风格的管家,不会尊重人是没有教养的体现,有辱家风,也暴露了他深度的自卑,他其实是先不能尊重自己的,他都不会和自己好好的相处,更不要说和别人了。也不要拿唯物主义那一套什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继续吓唬三岁的小孩子——21世纪也未必比唐朝文明多少——至于为什么大家都有这种根深蒂固唯物主义至上的思想……回家问你们的小学老师去!


那个时代需要你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你还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就有了现在的唯物质主义的世界观。


然后,你周围的人评价你会有两种标准:你拥有的物质,他的眼光。


对于你的婚姻也一样。


如果您也是个相亲达人,那么门当户对这个说法的内涵和外延想必不用我来废话了。


大部分中产阶级的父母对子女选择配偶的标准方面都有较高的期望,而处于社会两极的贫者和富者相对来说则比较务实一些。


无论处于任何位置的夹心层都是个矛盾的集中点,一个充满了纠结的群体,他们不如贫困者穷得落后得一点儿欲望都没有了,在子女的婚姻选择方面也就随遇而安、传统的标准就是我的标准、父母的人生就是我的模板,适婚年龄之前结婚是第一、生儿子是第二,然后就是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他们也不如富裕阶层摆脱了物质的束缚,在物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的情况下,开始不断的追求内心的觉醒与独立,但很多事情是不能在自己身上推翻进行重来了,只能将这种觉醒体现在对子女个人意见的支持上面,包括婚姻。


其实绝大多数年轻人对于物质方面,比如房子、车子、礼金最初都是没有要求的——也不排除有一部分人生性就是贪婪和懒惰的——但是禁不住父母和社会苦口婆心的灌输,他们说小明得了第一,你也要得第一,小刚请了家教,你也要多做三本练习册,小芳当了大队长,你也要去争取。


当你不知道一个动作是对还是错的时候,你就让别人去尝试,这本身是一种犯罪。很多的父母、老师、培训者、主流媒体在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将要传输的到底是价值导向内容的时候,只追求着第一时间的速度把一颗石子抛入湖中,目的很单纯很商业,就是要比别人快一点。


在育人和创造健康积极的价值观方面,不是哥看不起这群老师、培训师和主流媒体们,你们真不如那些稍微有些修行的大和尚讲得好,作为一个年轻人尤其是小孩子,他未必有当和尚的慧根,但每个人都会有悟性,你没必要教育儿子大便的程序是:1.进入男厕所;2.脱下裤子;3.坐到马桶上;4.借助地球引力,使劲;5.擦屁股;6.穿裤子;7.冲水,洗手。你只要跟他说,儿子你要把屎拉在马桶里,就行了。可能刚开始他会进错厕所,可能刚开始他会站在马桶上,可能他还会忘记擦屁股,但是当他渐渐的熟悉了这个生活规律之后,他不仅会大便,还会应用在其他的方面。


真不是儿子们太笨了,是当爹辈的们太你妹婆婆妈妈了。


然而我们的现实社会是这样的,钓草鱼的时候你教给他方法,钓鲤鱼的时候你还教给他,直到有一天你终于不耐烦了告诉他钓鱼其实都是这样一个程序,那儿子死记硬背记住了,后来悲惨的遇到了鲨鱼。


进入社会以后,我们都习惯了个接受别人的“鱼”,道理值多少钱,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宝马别墅帅哥和什么F-cup什么事业线的大家都看得见,这些都是物质主义在做崇,我们越来越狭隘的只认可看得见的术,而摒弃看不见的道。在传统的观念中,婚姻首先是两家物质条件方面的婚姻,基本上可以占60%-80%的股份,而其他的方面,比如两个人的气味相投等等,看上去好像是个必要条件,但其实……很多女人都是先看上了他的钱,后来爱上了他的人,婚姻是物质的附属,人是钱的附属,没爱情什么事。


一般的人还觉不出来,直到过了七年之后。


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唯物质主义的婚姻最终催生出来的是速度和模式。


25岁之前结婚和门当户对是经过千百年来总结出的最好模式,大家就当成是心中的金科玉律一般,25岁之前就结婚,尤其是已经造了第二代的就成了剩哥剩姐家长们口中的雷锋同志,你看那谁家的小那谁,那不是你小学同学吗,儿子都该上幼儿园了,你看你!每次听到这种恨铁不成家的话的时候,我都叹息自己早生了300年,或许300年以后模式这种东西就可以写进《人类社会发展史》和《人类文明进步史》了,每天晚上打开CCAV1的时候,将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领导很忙、群众很好、国外很乱的新闻三段论,而那些相亲类的节目早就因为过于商业化、作秀、作假以及倡导妖魔化的价值取向而被群众的口水湮灭,而在新X微博上那些明星们无厘头的一句早安再也不会被上千次转发,因为粉丝们都已清楚这样的问候除了刷屏没有太大价值。


所以,当你过了警戒线的年龄还没有固定的男女朋友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紧接着七大姑八大姨们就一秒钟变红娘,像拯救濒危动物一样,用敏锐的嗅觉把那邻居家的小那谁给发掘出来,源源不断的将各种单身男/女的信息推送到你的跟前,有时候这种信息推送的速度比你微博关注的首页更新的还频繁,让你过一种比三线明星还忙的日子,而且你每一次相亲的失败都能够激起大家更加高涨的热情,中华民族越挫越勇的精神在家族红娘们的身上发挥的酣畅淋漓。


伴随着在外求学工作的时间越长,那些家里人对你的隔阂越大、了解越停留在记忆和想当然的层面,没有任何人可以走进你的内心、感身同受你的感受,所以,对物质的衡量则成了家里那些兼职红娘们最有把握的准则。


比如传统的相亲,基本上都需要进行三轮的PK:第一轮,175对165,25岁对23岁,本科对本科,一表人才对貌美如花;第二轮,事业单位对外企,中层对骨干,编得了代码、修得了灯泡对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第三轮巅峰对决,父母是政府高官对商业巨擘,西城区的复式对昌平的别墅,路巡对牧马人,万国对百达翡丽。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而爱情这个东西在大家心目中又比较神圣而高尚,单纯的在爱情面前谈物质,显得太俗,弄不好就把自己搞的跟职业二奶是的,但在婚姻面前,物质条件却是不得不跨的一道门槛。


多少本应该是美好婚姻的爱情,就在这道高不可跨的门槛前夭折了。


有时候我们把物质看的太重要了,将它等同于幸福婚姻坚不可破的防火墙,以至于结婚之前相互考察的是物质,结婚之后奋斗的目标还是物质,婚姻的终极目的就是拥有,拥有的越多婚姻的质量越高,亲们、友们给予的也都是好评,给差评的不是因为嫉妒,你也当他的颈上部分有点儿残疾。


后来你拥有的越来越多,可是这些物质给你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的感觉越来越淡,你的婚姻越长,你越觉得孤独。


恩格斯大爷早就说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婚姻的高级形式是一夫一妻制,但一定会相随着出现二奶、小三以及妓女等样的角色,满足社会的需要,保证婚姻的稳定。


恩格斯大爷比较狡猾,他将一个无法解决的人性问题交给了社会去解决,他的意思白话一点儿应该是,假如一个男人有家暴倾向,喜欢打老婆,就应该时不时的让他喝醉,这样的话他就会将注意力转移了。


错误的价值观总会生发出畸形的问题解决方式,婚姻的本身的问题应该直接的由婚姻的双方,无论是男女、男男还是女女——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人兽——去解决,而不是逃避、回避、躲避。宋思明跟他老婆说,我找小三是社会需要……呃,尼玛这不扯淡呢吗!


物质所能够给婚姻带来的快乐是稍纵即逝的,无论是房子、车子、钻戒、IPAD3……有时候这些带给你的甚至都不如那只你从流浪小动物收养中心领养的小狗给你的快乐和幸福的感觉更多一些,物质给你带来的可能是虚荣、舒服、便捷,大部分都是生理上的,而真正的快乐和幸福都是心理层面的一种感受。


如果你相亲了很长时间都没有下文,就会有那些舅舅、姑父、姨夫、大表姐夫什么的以过来人的口气语重心长的劝你,唉,别挑啦,全世界的女孩都快被你挑遍啦,找个差不多的,先结婚再恋爱也成啊。


先结婚再恋爱,这是那个时代的口号,结婚了之后是否会摩擦出爱情的火花——关键看爱情怎么来定义,假如我们回过头去斗胆问问自己的父母,你们之间有爱情吗,他们大部分都会将这个概念无心的偷换成亲情。


夫妻间的爱情和亲情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概念这东西都是那群书呆子吃饱了没事研究出来服务愚民政治的,你去评判一段婚姻的美满程度没必要组织一个评审团,拿出ISO国际标准、各种的明XXX测评表把一件比放屁还简单的事情搞的比大阅兵还隆重,你只要用心的去观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笑的时候多还是吵的时候多,家里的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还是原地不动,你在他们面前更像个徒弟还是更像个朋友,这么多年了他们之间是否还有些浪漫的小举动?


还是,麻木的表情、抱怨的话语更多一些。


在我们最应该为自己做出选择的时候,往往身不由己。


三姑和主任都劝我,结婚这件事情,不要太着急,关键还要谈得来。但像他们这么开明的还是少数,大部分都是逼婚一族。相亲这种事情,我最开始是相当抵触的,完全是朝鲜对韩国那样的情绪,但是最后还是受不了大家做传销的那种口吻:合适不合适,你去看看!我都跟人家女孩说好了,你就去见个面!又是周末,去跟她聊聊就当是多个朋友!


没办法,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嘛!但是有的时候你可以明显感觉出来,其实人家女孩也是被传销的骗过来的,大部分都比较配合,但也有大小姐脾气的,刚看你一眼马上就特委屈——我特么是不是长得特像金刚,把自己整的跟个林黛玉似的,脸上写着一百八十个不乐意,好像丫的不是来相亲来了,而是我这个老鸨马上要逼她为娼似的。还没说两句话呢,就吵着请她去看IMAX电影!


我想以后在遇到这种明显的就是过来演戏的,我就整一套词,直接说,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我想要是不出意外的话,可能也是最后一次;我看出来了,你是被逼着过来的,其实我也是;丑话说在前头,你可千万别看上我,因为我也不会看上你;即便是你有意想继续,咱先别看电影行吗,尤其是IMAX的,俩个人在黑不隆冬的电影院里傻笑傻哭两个钟头也不见得能培养出什么感情来;或者是,咱俩真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咱慢点儿来行吗,我这人本来就慢热,再说婚姻那么长呢,短了说怎么也得二三十年吧,拿出一年半载的接触也是有必要吧!


传统的相亲也好、电视和网络征婚也罢,我并非是要跟这种遇见姻缘的形式较劲,但是请不要将物质主义的旗号举得太明显了,人生的几件大事中除了生和死,也就还有结婚生子更值得期待、更显得美好一些了,人活着不能离开物质,在婚姻中唯物主义只不过是最初级的价值观,伴随着人类不断的从套中挣脱,美好婚姻将不会再是世俗的、保守的、被社会扭曲的唯物主义标准。


相亲可以作秀,但婚姻不成,谁结婚谁知道。

1.28.2012

救赎胜于惩罚

去年我回国时,坐朋友的车夜行,发现他闯红灯,惊恐不已。他说,没事,你看前面的出租车敢闯,说明这个路口没有摄像头,跟着他们走准没错。难道遵守交通法规,只是为了逃避惩罚?


这让我想起一则故事。我的一位女友在加拿大温莎市一个小镇上班,每天开车经过的郊区公路一马平川,人车稀少,走这样的路特别容易超速。她因超速被警察逮住罚过款。有一次她上班迟到了,她就狠踩油门赶路,被一个不知蹲在哪儿的警察抓住了。情急之下,她掏出工作证,告诉警察自己上班迟到了,不得已而为之。警察看了看她的工作证,又看了一下表,挥挥手,说了句“下次注意”,就让她走了。从那以后,只要一踏上那条公路,这位女友就严格控制车速,不越雷池一步,她怕万一再被捉住,实在无法面对那位警察。


据说,上帝造人的时候,在人的心里留了一小块地方,这大概就是人的良心。吃了罚单被罚款以后,感觉“两清了”,内心不会有愧疚。然而,被警察放过一次以后,就觉得不能辜负人家的信任。不知女友遇到的这位警察,是否知道“救赎胜于惩罚”的道理但他确实这样做了。

1.27.2012

痴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暗恋是低到尘埃里的欣喜。


影片是根据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同名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的。因为对原著有着比较深的感情,所以很多看过小说的读者抗拒看徐静蕾导演的电影版。对此,我能够理解。很多东西存在即合理,各人喜好罢了。我是先看的电影,由此对小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故读之。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点在于无论是电影版还是文字版都给我至深的感触。面对那样从头到尾隐忍而偏执的情感,我实在觉得窒息,为之心酸,久久难以抽离。陌生女人的坚守,忍耐,放弃,无一不让人动容。

脑中挥之不去那穿着棉袍子,眼神倔强清冽的姑娘。她用一生诠释了,何为爱,何为痴。


你知长河难渡。痴人一直在水底。

 41岁的作家在他生日那天收到了一封未署名的厚厚的信件。那是一个女人在她生命最后的时刻,把她一生中最为隐秘最为盛大的情感,对她唯一所爱、并且爱了一生的男人低诉。

“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我的儿子昨天死了,为了这条幼小的生命,我和死神搏斗了三天三夜,在他身边足足坐了四十个小时。此刻,他那双聪明的黑眼睛刚刚合上,他的双手也合拢来,搁在他的白衬衣上面。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你一个人,而你一无所知。你从来也没有认识我,而我要和你谈谈,第一次把一切都告诉你。我要让你知道,我整个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而你对我的一生一无所知。要是我还活着,我会把这封信撕掉,继续保持沉默,就像我过去一直沉默的一样。可是如果你拿到这封信,你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已死的女人在这里向你诉说她的身世。看到我这些话,你不要害怕,一个死者别无祈求,她既不要求别人的爱,也不要求同情和慰藉,只对你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请你相信我所告诉你的一切,请你相信我所说的一切,这是我对你唯一的请求。一个人在自己独子死去的时刻,是不会说谎的。 ”


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

你肯定再也想不起我,想不起那个寒酸的小学教员的寡妇,和她那尚未成年瘦小的女儿。我和你住在同一个四合院里。房东太太跟妈妈说,一位作家,同时也是在报馆里做事的单身文雅的先生租了北屋。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你的名字。 你有太多的书了,我想。我自己只有十几本书,都是普通纸做的封面,很便宜,但我爱若珍宝。而这个人有这么多漂亮的书,还有那么多外国书,这个人应该长成什么样子呢?我猜你是一个戴眼镜的老先生,蓄着长长的胡子,严肃、和善、风趣,就像我的地理老师一样,不同的是,你一定更和善更文雅。第二天,你搬进来住,但我没能见到你,只是听到从你屋子里传来的音乐声和笑声。一连三天,都只是听到你屋子里的音乐声和笑声,很多人的笑声。你好像只是一种声音,音乐一样温柔,笑声一样快乐。我看到了你,你和我孩子气的想象中的老爷爷形象毫不沾边,我真的吓了一跳。

一个情字,熏神染骨,误尽苍生。 

从那一秒钟起,我就爱上你了。我知道女人们经常向你这个娇纵坏了的人说这句话,可是请你相信我,没有一个女人向我这样死心塌地的爱过你,过去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这样,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这和成年女人那种欲火炙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的热情聚集起来。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里,就像跌进一个深渊。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人,就是你。 

那是我第一次走进你的房间,里面的一切都那么昏暗、懒散、舒适,像一个暧昧的邀请。我闻到你的味道,烟的味道,感到一股使人昏沉的幸福。那匆匆几分钟,是我童年时代最幸福的时刻。我要把这个时刻告诉你,是为了让你,你这个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人,终于感到有一个生命依恋着你,并且为你而憔悴。我要把这个最幸福的时刻告诉你,同时也要把那个最可怕的时刻也告诉你,可惜这二者之间挨的如此之近。 

最后一夜了,明天,我们就要坐火车到山东去。那个夜里我忽然感到,不在你身边,我生命的时钟就要停止。 


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如果现在我果真还要继续活下去的话,我又要孤零零的一个人了。世间上再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孤独的生活更可怕的了。我当时,在从山东的漫无止境的六年里,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一心想着你,在心灵深处始终和你单独待在一起,一坐一整天。回想每一次见到你、每一次等你的情景。那只有一年,却像我的整个童年。每一分钟我都记得,就像昨天才刚发生。我把你写的文章和书都买来了,为了能看到你的名字。只要能看到你的名字,那一天就是我的节日。这六年,我一刻也不曾和你分离,这六年,我一心一意只想一件事,就是回到北平,回到你身边。终于,那一年,我考上了北平的女子师范。

你不会明白的,在这一刻,在你家里,过去的岁月犹如一股洪流,劈头盖脸向我冲了下来,我的童年,我的梦想,我的整个一生都在这里,这是我千百次望眼欲穿盼着的一扇门,现在我迈进来了,被你搂在怀里,这就是我的梦,一个终于变成真实,醒了也不会消失的梦。


如此深情,却难以启齿。原来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几天后,你回来了,但再也没有找过我,那两个月里,我天天看见你在院子门口进出,那个时候,我忽然发现,我对你的心灵来说,无论是相隔无数的山川峡谷,还是在我们的目光只有一线之隔,其实,都是同样的遥远。
不久,我发现有了你的孩子,我决定搬走,你叫我怎么告诉你呢,你是永远也不会相信,一个少女,她曾经也将一直对你这么一个并不忠实的人坚贞不渝的。你也永远不会坦然无疑地承认,这孩子是你的亲生之子,你也许还会觉得我另有企图,你会对我疑心,在你我之间会存在一片阴影,一片淡淡地怀疑的阴影,而我是有自尊心的,我要你一辈子想到我的时候,心里没有忧愁,我宁可独自承担一切后果,也不愿意变成你的一个累赘,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念。在这点上,我愿意在你结交的所有女人当中,成为独一无二的一个。可是当然了,你从来也没有想过我,你已经把我忘得一干二净。我回到山东,在一个同学家住下,想在那儿生下孩子,后来发生得变故你也知道,战争爆发了,日本人打来了,我怀着身孕逃往内地,直到再也走不动了,所有的亲人朋友都失散了,我在四川江边的一个小镇生下了孩子。我不能把你留住,可是现在我可以把你永远交给我了,我可以在我的血管里感觉到你在生长,你的生命在生长,我们的生命连在一起了,正因为如此,我感到如此幸福,你再也不能从我身边溜走了。 




没有无疾而终的爱,唯有不能从一而终的情。 


在这个世界上,穷人都是遭践踏、受凌辱的,总是牺牲品。我不愿意、更不愿意让我的孩子,我那聪明可爱的孩子,在陋巷的垃圾堆里,在肮脏的空气中长大成人,不能让他稚嫩的嘴唇说那些粗俗的言语,不能让他白净的身体穿着破旧的衣裳。你的孩子应该拥有一切,拥有和你相等的生活。所以我和别人在一起了,跟那些可以为我提供这样生活的人,不管是年轻的还是老的。时隔八年,我们又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圈子里,我常去的地方也是你常去的地方,我常遇见你,我们甚至有共同的朋友。而你又一次忘记了我,可怕的陌生。你总是认不出我是谁,而我也已经习惯了。经过了这些年的战乱、国破家亡,我对你的那份感情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连我自己也羞于提起。我只做一件事,就是在每年你的生日,给你送去一束白玫瑰,和我们第一次在一起的时候,你送给我的那支一样,以纪念那已经忘却的时刻。


可是今天我埋怨自己,我应该让你见孩子,因为你要是见了他,你一定会爱他的。他是多么的开朗、可爱,他又是那样的漂亮、娇嫩。 



朋友算什么,自尊算什么,下一次我还会这样。你的声音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我无法阿抗拒,经过十几年的变迁,依然没变。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在坟墓里,也会涌出一股力量,站起来,跟着你走。 



我爱你,与你无关。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我们的孩子。现在我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别的人可以爱,只除了你。可是你是我的什么人啊?你从来也没有认出我是谁。你从我身边走过,犹如从一道河边走过,你碰到我的身上犹如碰在一块石头,你总是走啊,走啊,不断向前走啊,可是叫我永远等着。曾经有一度,我以为可以把你抓住了,在孩子身上抓住了你。他一天天长大,他的眉宇之间,他安静时的神态象极了你。可一夜之间,他就残忍的撇下我走了,一去永不复回。我又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孤单。你现在也许知道了,不,你也许只是隐隐感到,我是多么的爱你。可是谁,谁还会在每年你的生日老送你白玫瑰呢?花瓶将要空空的供在那里,一年一度的在你四周吹拂着微弱的气息,而我轻微的呼吸也将就此消散。我写不下去了,亲爱的,保重。


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就只有一个人——就是你……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缘起缘灭,谁知谁知?


转自:http://www.u148.net/article/56591.html

1.20.2012

有道理的话

中国人活得太累的10个原因
1、太看重位子;2、总想着票子;3、倒腾着房子;4、假充着君子;5、思谋着裙子;6、总划着圈子;7、放不下架子;8、撕不开面子;9、眷顾着孩子;10、常装着孙子。

中国教育有很多弊端,总体来说,中国的教育就是一标准的成功学。培养目标上指向单一,你孩子要在国内混,没考上清华北大就不能出来吹;其次教育资源总是往一些“好”学校集中,大家从小就使劲往好学校好老师好班级里挤,孩子遭罪,家长也遭罪,关键是没有挤进去的,骂骂体制后又开始琢磨下一轮如何挤进去的门路,而不是想想,能不能不玩这个游戏。

爱情虽然和婚姻不同,但是信任理解 包容永远相通。


【人生的十二种财富】

1.积极的精神态度;2.良好的体格;3.人际关系的和谐;4.脱离恐惧;
5.未来成功的希望;6.信念的容量;7.与人分享自己的幸福的愿望;8.热爱自己的工作;
9.对所有的事物有开放的内心;10.严于自律;11.理解人的能力;12.经济保障。

—-朋友,你有多少种?



【幸福是一种能力】

如果你的身体营养不良,也许是因为你吃得不够好,但大部分时候,都是你的胃出了问题,你缺乏把食物转化为营养的能力。如果你觉得你的生活出了问题,也许并不是因为你赚得不够多,名声不够大,而恰恰是因为你缺乏一种把物质转化为幸福的能力。

—-朋友,你有这能力吗?



【1万小时定律】
“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级水平,练习时间必须超过1万小时——任何行业都不能例外”:莫扎特6岁作曲,直到20岁才创作世界级作品;甲壳虫乐队1964年风靡全球前已演出1200场(很多乐队全部演出场次);比尔·盖茨1968年接触计算机,创业前已编程7年。

—-朋友,你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坚持10年吗?



【人生要有“三得”】

一是沉得住气,二是弯得下腰,三是抬得起头。沉得住气,是睿智的彰显,是理智的沉淀,是成熟的标志。弯得下腰,就是做人要低调谦卑,海纳百川,能屈能伸。抬得起头,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要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的心态。

—-朋友,能坚持这三得吗?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这么一个人】

你无数次说着要放弃,但终究还是舍不得;有这么一个人,你心甘情愿地被他伤害,即使你知道你会遍体鳞伤;有这么一个人,你会在独自一人时想他想到哭泣,却在看见他时故作无所谓地微笑;有这么一个人,每天可以和TA来去几十条短信,可是一打电话却尴尬无语。

—-朋友,你珍惜这个人了吗?

The greatest invention to ever hit China

from: http://sinostand.com/2012/01/18/the-greatest-invention-to-ever-hit-china/

When I first moved to Beijing from Nanjing, I hit a snag at the police bureau. I’d just returned from a trip back home and had two days to get a student visa before my old working one expired. But it turned out my school had given me one wrong document (which was nearly identical to the correct one). I asked if they could let it slide but obviously that was out of the question. So I asked if I could pay to extend my current visa; something I’d done before and knew I could still do. Here’s how that went:

Visa woman: You think this is a game? You can just get whatever visa you feel like?
Me: No, there was just a mix-up with the school so I want to extend my current visa until I can get it straightened out with them. I’ve done it before.
Visa woman: No, you’ll just need to go back to the US and apply through the Chinese embassy.
Me: Are you fucking kidding me?! I just got back from the US. I’ve extended my visa before, I know I can do it.
Visa woman:  (Shakes head dismissively, waves me off and refuses to say another word)

I began to understand why there was a bulletproof glass barrier between her and me. I made some calls and got my school to hash it out, but I later learned I was totally right about extending my current visa.  The visa woman was ready to make me go thousands of dollars and a few weeks out of my way just so she could avoid two minutes of extra work.

She’s the disinterested bureaucrat who’s paid to sit there and she’ll be damned if she’s going to do anything more. She’ll abuse her miniscule authority to create shortcuts for fixers and anyone else willing to make it worth her while, but those expecting her to just do her job are about to get their day ruined. If you’ve ever tried to get something done in one of China’s infinite state-run monopolies, you’ve met her.

But I went to open a bank account a few days later and discovered a little invention that could revolutionize China in the most profound way since Reform & Opening Up:



It’s a customer service rating machine. After your interaction, you simply press your level of satisfaction and the total results affect the employee’s job. By no coincidence, the service at the bank was fantastic.

I had similar results when I called to get my internet hooked up. The first two reps I called talked to me like I was a moron for wasting their time in trying to patronize their company. But the third couldn’t have been more helpful. I found out why when, after the conversation, there was an automated feature that asked me to hit a number corresponding with my satisfaction level.

Imagine if every bureaucrat, secretary, doctor, police officer, petitions office worker, train ticket clerk, inspector, etc. had incentives tied to meeting a certain quota on one of these machines. Customer service and efficiency would skyrocket and petty malfeasance would drop precipitously.

After the scheme’s success is proven, who knows, maybe these machines could even be put in little booths every 4 or 5 years and be tied to people in even higher positions of power.

I call on the government to begin immediate production on tens of millions of these machines. I can’t imagine a better investment for the country’s continued development.

1.09.2012

知道太多也不好

前段看完了《金陵十三钗》,其实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不算高,大概因为现在各大电视台发了疯似的播放战争系列电视剧,让我早已对战争场面已经麻木。中途平淡的情节甚至让我差点打起了瞌睡。最让人感到震撼的镜头可能就是其中两个美女被轮奸惨死的场景吧,虽然最后的悲惨的结局大家都能猜到个八九不离十,但是好歹电影还是留了点悬念,让人们还带着点美好的幻想离开电影院。
其实金陵十三钗的原结局:1946年8月南京审判会上,玉墨指证日军强奸,书娟从嗓音辨认出她,天生丽质的玉墨已被毁容。她是唯一幸存者,也是她证实日军如何分享她和另外12个”女学生”。其中一个用牛排刀反抗但未遂,当场被害。11个女人在日军享用后被发送到慰安所,相继逃亡时被击毙、染病、自杀。 ”
有些时候一些悲惨的结局,不知道最好。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叫做:因为知道的太多,所以不幸福。的确,相信看过的人都不敢把这样的结局和电影中那12个妩媚多姿的美女联系起来,哎...... 我又要开始仇视小日本了。
恰逢最近朝鲜领导人逝世,整个朝鲜名族举国上下,对,是举国上下都哭了,相信看到朝鲜的这一幕,我想大部分人至少是相信中国比朝鲜要进步一点点吧。同样的我也知道以前欧美国家看待中国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态了。
但是朝鲜人民会怎么想呢,诸如我们以前的毛主席时代,我相信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很强大的,或者说他们自己认为自己很幸福的。因为他们的人民知道的很少,不是么。
常常看到网上各种翻墙,各种批判,因为中国与外国的差距太大,不管是在公平,民主,还是自由等方面。我想这些人肯定是不太幸福的,因为他们知道的太多,不是么?而中国的主流新闻媒体,常常也是报喜不报忧,基本很少让人了解到社会的阴暗面,我想让人民知道的少一点,从某个方面也是为这个国家营造了一种“幸福”感吧。

1.08.2012

感言

你发现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你对此充满热情,你的性格、兴趣、能力都与这件事情存在交集,甚至你可以从自己的圈子里面找到一些人和你一起做这件事情。但是,这件事情有一个不足,可以说是致命的不足,那就是你只能看到付出看不到回报。很多人会选择放弃,觉得自己不会在只有付出而看不到回报的事情上坚持很久;但是有少数人却不这么想问题,他们相信:只要你全身心投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你的付出给别人持续地带来了好处,某一天这件事情会通过一种你想象不到的方式给你带来回报。


-- 光一

Types of RAID6


1. P+Q RAID6


Each data stripe of a P+Q double parity RAID6 has a standard RAID5 parity and a ‘Q’ parity which is generated by Reed-Solomon coding algorithm. It allows up to two drives failure. The minimum number of disks is 4.


The HP ADG RAID6 is a special type of P+Q RAID6. Within each standard data stripe, there are an integer number of smaller data stripes where the P and Q parities remain on the same disk. This is also called delay parity. Generally speaking, this type of RAID6 has a delay parity value of 16.


2. NetApp Double XOR RAID 6


It is also called RAID-DP and has a similar data structure of RAID4. P and Q parities are generated and stored on the same drives. It allows up to two drives failure. The minimum number of disks is 4.



3. X-Code RAID6

It is also called vertical XOR RAID6. The minimum number of disks is 4. It allows up to two drives failure. Each data stripe group has N (disk number) of data stripes. For example, if it has 5 disks, each data stripe group has 5 rows of data stripes as shown in the figure below.

4. ZZS Code RAID6

The minimum physical number of disks of ZZS code RAID6 is 5 and it has to be a prime number (5, 7, 11, 13, 19...). But the ZZS coding algorithm also allows one of the drives contains zeros. In another word, the minimum logical number of disk is 4. In ZZS coding algorithm, it also defines the calculation unit (one cycle) is equal to (n-1)/2 if there is n physical disks in the RAID6. For example showing below, it has 7 disks, thus, each cycle has three data stripes.

5. Park Code RAID6
Park is an engineer of IBM. He designed a new coding algorithm to implement a type of RAID6, supports disk number of 3 to 38. Park code RAID6 is always using three data stripes as a calculation unit.

Currently, there are no kind any software application support the ZZS and Park RAID6. But, with all the disks intact, the data are still retrievable by customised RAID of R-studio. Leave your comments if you know any other types of RAID6 or solutions.

1.07.2012

你到底是用左脑还是右脑,一张图告诉你


这张图已经在网上广泛留流传了,

如果你看见这个舞女是顺时针转,说明你用的是右脑;
如果是逆时针转,说明你用的左脑。
耶鲁大学耗时5年的研究成果,据说。
14%的美国人可以两个方向都能看见



此幅旋转图一共有34帧,每帧是0.03秒,小于人的视觉停留时间(0.05-0.2S)。一个周期是1.02秒,前12帧(0.36S)是顺时针旋转特征明显,后22帧(0.66S)是逆时针旋转的特征明显。但是每一帧都可以理解为顺转或逆转。秘密就在这里,当你第一眼接触到的几帧图片是前12帧时,知觉的识别性首先判定为顺转,又由于知觉的滞留性,顺转的感觉会一直持续影响知觉对后面一些帧的判定,因此整幅图片看起来都是顺转。反之,当你第一眼接触到的几帧图片是后22帧时,知觉的识别性首先判定为逆转,又由于知觉的滞留性,逆转的感觉会一直持续影响知觉对后面一些帧的判定,因此整幅图片看起来都是逆转。调整自己的注意力,你还可以控制舞女旋转的方向,比如,你如果一直看到的是逆时针旋转的舞女,那么可以将注意力放在舞女支地的脚掌和脚的影子部位(这是判断此图真正旋转方向的关键部位),那么你就会发现旋转方向变成了顺时针,如果你一直看到的是顺时针,那么请将注意力不要放在脚的部位,或者遮去膝盖以下部位,这样看一会,应该就能看到逆时针旋转的效果了。

中国编书人的谦虚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几乎所有的中国学术书的前言上都有类似这样一句话:“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缺点和疏漏在所难免,恳请大家不吝指正,万分感激。”更有甚者,居然写出:“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请读者谅解,欢迎批评斧正。”然而,手头上美国人写的学术书,在前言里却没有任何类似的话,整篇前言几乎都是感谢某某人,感谢某某出版社云云。中国人的谦虚可以淋漓尽致地在这件事上体现出来,问题是,这样的谦虚是一种好现象吗?

不知道大家看到上面那种话的时候是种什么感觉,反正我比较反感。你水平有限,能不能提高提高自身水平再来写书,或者是请教请教水平更高的人帮助你也行啊,为什么你水平不高还来写书呢?知不知道书中的错误会误导很多人呢?更可笑的就是那些写着“因时间仓促”怎么怎么样的,你们为什么不用更充分的时间来好好完成一本书呢?匆匆糊弄出来的书我为什么要看?

可能是我受美国资本主义思想毒害太深,我这个思维基本上和美国佬是一致的,美国作者从不在书的前面写自己怎么不大行,美国读者也不愿见到作者的自我否定。因此我看一些关于翻译的文章说,在把中文书往英文翻译的时候是要删除“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缺点和疏漏在所难免,恳请大家不吝指正,万分感激”这句话的,否则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我认为那句话的存在,是对自己可能犯错的责任的一种开脱,反之,没有这样一句话,则反映出治学的严谨性。那句话说的没错,书中犯错误确实不可避免,但是你编者这样写出来了,就可能意味着你从心理上放松了,你可能就在想:“反正我水平有限,出点错也不要紧”,因此就不仔细推敲书中的细节,赶紧把书印出来赚到钱。如果没有这句话,你可能就要求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一遍一遍的核实书中的内容,尽量的减少书中的错误,尽量对得起读者。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人叫做Donald Knuth,中文名是高德纳,他写了一部世界闻名的巨著《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中文名叫作《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这本书不仅没有写类似“作者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这样的话,反而大放厥词:我这本书里面没有错误,如果谁能找出书中的谬误之处,我就给他奖励:第一个错奖励2.56美元,第二个错5.12美元,第三个错10.24美元,以此类推。可以想见指数增长的奖励,如果错误多了,其支出会有多么大。而事实是,世界上极少有人类得到这个奖励。他的这种狂妄并不是真的狂妄,而是基于他的严谨:他写这样一套书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一共打算出版7卷,而现在只出版了3卷,这3卷他花了40年的时间来写作以及修订,目前他已经放下手头上的其他工作想在有生之年完成剩下的4卷。如果一个作者用了这么大的气力,去完成一本书,他绝不会在前言上写什么“作者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或者“因时间仓促”云云。

而现在的事实是,在中国出版一本书比较容易,在美国出版一本书则相当困难。你有没有注意到我在前面,中国的都叫编者,美国的都叫作者。现在市面上的学术书,大部分中国人写的学术书都写着“某某编”,大部分美国人写的学术书都会写道“某某著”。在美国貌似必须是自己的原创观点才能出书,因此都是某某著;教材因为其比较特殊,所以可能是某某编的。而在中国,好像随便一个什么就可以就某一问题编一本书,而不是著一本书,把别的书中的观点划拉一下,汇集一下,就成了自己的书了。这样的现象在美国就算是抄袭,非常之严重,是一个信誉问题。在美国教材虽然也是人编的,但是人家都有非常非常详细的引用,哪一段是从哪本书上引用的,哪一个算法是谁发明的,都注的非常清楚非常详细,比如《算法导论》。但是中国的编者有几个注明引用自哪里的?据我所知极少。有点跑题了。反正我的意思就是,中国人编书的态度,确实不如美国佬来的严谨。

旋转格子错觉

一个大的匀速旋转的格子看起来像是几个独立旋转的小格子

1.06.2012

人走路时为什么要甩手 --- 角动量守恒

大家也许小时候都有过一个疑问:人们走路的时候为什么要甩手呢?为什么如果走顺拐了会感觉特别别扭呢?一个很常见的解释是,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这种解释了和没解释没什么区别的答案是永远正确的,但问题是具体甩手是怎么保持身体平衡的?


为了讲清楚这个现象,需要先引入一个叫角动量的概念。(本文中所研究的现象只涉及绕轴的旋转,因此在这里就引入一个角动量的简化版本的定义好了。)对于一个质量为m质点:先随便找一条直线作为参考轴,设被研究的质点到这条轴的距离为r,如果质点垂直于r方向的速度为v,那么这个质点(相对于参考轴)的角动量则为L=rmv。如果被研究的物体不是质点,例如是一只人类,那么她整个的角动量是她身上所有质点的角动量之和。






定义了角动量之后,可以通过简单的推导立刻推出一个非常牛逼的性质,角动量定理:物体的角动量变化率等于它所受的外力矩。(大家应该记得力矩是什么吧..就是r乘以垂直于r方向的力。)于是乎,倘若系统没有外力矩作用,那么角动量就华丽丽的守恒了:此即为传说中的角动量守恒!这种情况是十分多见的:例如一个旋转着的陀螺,为什么它不会很容易倒下呢?原因就在于角动量守恒:就选取陀螺的转轴为参考轴,那它就是不受外力矩的,因此它的角动量守恒,因此在理想情况下它将一直转下去。大家还记得动量p可以写成p=mv吧,于是角动量L就等于r×p。因此角动量守恒就可以被称之为rp守恒~!(这只是非官方叫法,莫当真。。。)


角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这三个守恒定律,是这个宇宙中最基本最牢不可破的三条定律,它们都是我们宇宙基本时空性质的反应。根据理论力学中的一个深刻的定理——诺特尔定理:能量守恒等价于时间平移对称性,即物理定律并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动量守恒等价于空间平移对称性,即物理定律并不随着空间地点的改变而改变;角动量守恒则等价于空间各向同性,即物理定律并不随着空间朝向的改变而改变。


回到本文一开始的问题上来。


我们选取过人的质心与地面垂直的直线作为参考轴。右脚踩在地上而左脚往前迈时,左脚一个相对于轴向前的速度,而右脚有一个相对轴向后的速度。假设我们的手不甩的话,他们对身体总角动量就没有贡献,于是身体有了一个绕参考轴顺时针旋转的角动量。而当左脚踩在地上而右脚向前迈进时,相应的,人的身体具有逆时针旋转地角动量。根据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只要发生改变,就必须有力矩作用在系统上。因此脚底必须给身体一个让其逆时针旋转的力矩,这是走路时身体受到外力矩的唯一方式。但是注意到脚底给身体的合力必须是零,否则人没法匀速走路了,因此这个力矩得是一对等大反向而作用点不同的力产生,必须是脚底板和地面有个相对的旋转运动才能产生出来。然而这种脚底转着搓地的动作想想都觉得难受,我们的身体大概没有进化出专门干这种诡异事情的肌肉。总结一下就是:如果不甩手,脚底板就要承受很别扭的转着搓地的运动。一般来说人们在走路时是不会选择后者的,因此就必须甩手。


当我们认可了脚底不会去转着搓地之后,人的身体整个就没有外力矩了,进而有角动量守恒并且等于零。换句话说,根植于潜意识中的走路程序始终是在维持着身体的角动量守恒。以此就可以很轻松地看出我们应该如何甩手了:当两腿让身体有顺时针旋转时,双手就必须让整体再有个逆时针旋转,即哪边的腿往前迈,哪边的手就必须往后甩,这样才能让整体角动量保持为零,这就是正常的甩手方式;而如果顺拐的话,手和腿朝着同一方向,显然无法让整体角动量为零,这样走路的话就又需要脚底板难受了。这就是走路甩手奥秘的全部。


角动量守恒在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应用。


一个例子是可以很轻松地解释直升机的尾翼是干嘛用的。小时候我也好奇为什么直升机都配备一个尾翼,似乎直升机只要一个大的螺旋桨提供升力就够了啊。可是用角动量守恒去一分析就可以知道,如果没有尾翼,直升机系统是角动量守恒的,因为起飞时角动量为零,因此会一直为零。而直升机的螺旋桨是一定要旋转的,这就让直升机无可奈何,只有机身拼命地往相反方向去旋转才可能保证总角动量始终为零。在没有尾翼的情况下,这种反向旋转是不可避免的,任何巧妙的机械都无法实现让他不转。因此为了让机身不转,必须打破角动量守恒,这就要提供外力矩,尾翼就是用来干这事的。


《意料之外的绞刑》(马丁·加德纳 著)里提到了一种有意思的东西,叫翻身陀螺。它是一种特殊的陀螺,就是它在绿色朝下旋转的时候,会因为不稳定而自动翻身,翻成绿色朝上然后稳定地旋转。翻转的道理先不用管,问题是:一开始让他顺时针旋转的话,翻身之后他是逆时针转还是顺时针转呢?也许没有接触过角动量概念的人会觉得是逆时针转,因为陀螺好像不太可能停下来然后换个方向转,而直接把陀螺倒过来看貌似就是逆时针转的了。可是当我们知道了角动量守恒之后,就可以轻松判断一定会仍然顺时针旋转了。我们甚至根本不必关心翻身的过程到底有多复杂,这就是用守恒律去研究问题的一大好处。


最后再来一张xkcd的漫画,相信明白了角动量守恒的你们应该能看得懂了:

成长,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

我不知道自己最终要去哪,还在一边晃悠一边张望,走一步停一下,摸摸这个碰碰那个,试图去感知、观察、理解这个世界。新鲜好奇着呢。但我确定,我只会走自己想走的林荫道;我确定,我会像哈维尔说的那样,遵从自己的内心,活在真实里。所有的成长和伟大,“如同中药和老火汤,都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

1
上周在南京出差,深夜拖着疲惫去跟朋友见面,畅谈至凌晨两点。回到酒店已近三点,同屋的同事竟还未睡,点根烟,对着65层下的旧都夜景发呆。他非健谈之人,光头,一副艺术家模样,气质有天然的冷漠,之前交往无非公事,更无多话。不知道怎么提到了当今青年人的心态和选择,竟就聊起来,再也收不住。
他18岁出来闯荡,没念过大学,今年38岁,是一本著名杂志的设计总监。如果这是一个老套的励志故事,我可能再无兴趣听下去。但他说,我不知道你们这代人是怎么想的,我反感几零后几零后的区分和标签,我跟很多自己的同龄人聊不来。人是靠价值相互认同的,而不是年龄。现在你们这代人看上去都挺急,房子、车子、票子,但就是你们同龄人,也不全是这么想的吧?
我点头。他继续道,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苦闷,真的,都是这么过来的。两年前我才有了自己的房子,今年儿子两岁了。我觉得一切挺好。25岁时我在一家体制内单位工作,已有七八年工作经验,呆不下去了,要走。领导请我喝酒。他一口闷了一杯酒,跟我说,你还年轻,别想那么多,别着急,做该做的事。就这一句话,我受用至今。我年轻时爱玩、浮躁,总有各种诱惑扑过来。我就记着老领导这句话,其他都不想,就做自己的事,一晃眼就到现在了。
他继续道,你要说奋斗什么的,我从来没有,就是一步步来。房子、车子这些东西,说真的,只要你不傻不笨,踏实做该做的事,到时间都会有的,不可能没有。别去想它。别去管别人怎么做,相信自己的判断。守得住,慢慢来。
他说,守得住,慢慢来。
一个月前,我刚来,抱回家十几本往期杂志。匆匆翻完,绝望的陷进沙发里,给老师发短信:文章何时能写过四大主笔啊?差距不是一丁半点。他回,别急,你年轻。我说,我都24岁了,还看不到一点希望。他回,才24岁。我们最年轻的也30出头了,别急。
才24岁。他连说两次,别急。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写,我们总是对短期收益期望过高,却对长期收益期望过低。
他指英语,也说人生。
说来说去,还是急。
2
有人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到那个人身边去。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但这句话或不只关乎职业生涯,也关乎生活智慧。人们容易放大眼前的痛苦或成就,跟年长却开明的前辈交流,他们一望便知你正经历怎样的阶段,现在绊倒你的,不过是一颗螺丝钉;你愁肠百转看不穿的,或许是他们也曾有过的迷茫。
在18岁-23岁那段时间,我很没出息的爱翻阅名人履历。每知晓一个佩服、羡慕嫉妒恨的人,便去搜寻他的经历——几岁硕士毕业?何时修完的博士?多大年龄开始在职业领域崭露头角?何时达到今日的成就?
年龄,年龄,年龄,那是一种对时间的焦虑。张爱玲一句“出名要趁早”,害了不知多少人。我反感成功学,因为显而易见,不是每个人努力都能成功,但我确信自己是幸运儿中的一个。我野心勃勃、精力充沛;我狂妄自大,对自己在外形和才华上的优势得意洋洋;我思考一切严肃的话题,阅读跟这个世界奥秘有关的书籍,向着古往今来浩瀚的文明致敬;我期待人们在出版物上阅读我的文字,在媒体上谈论我的名字;我向往声名、金钱、漂亮姑娘的长发,我反复阅读许知远《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为另一个同样骄傲的灵魂而心潮澎湃。
可我才20岁。
所有的名人书籍、讲座都告诉我,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做成事情。时至今日,无数同龄人的文章、微博里,在大受追捧的出版物里,还充斥着类似观点,甚至已成为带有反成功学意味、带有天然“正确性”的话语,大受“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思想青年认同。
但是,你问一个刚刚告别机械枯燥的高中生活,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刚起步的年轻人,他想要什么?他想要优异的成绩、同学间的声望、漂亮的女朋友,他还想要毕业后找到令人称羡的工作,尽快赚钱、成名、成功。
有人会问,这有问题吗?诚然,这也是“我想要什么”,但却只是模式化的流水生产线,试图把所有年轻人都打磨成一样的面孔。“想要什么”不应只关乎俗世的职业、功名,它应该切合更深层次的命题、人本身的挣扎和探索,即——我是谁?
你是谁?想拿遍大学里所有的奖学金,想过上物质丰裕的生活,想获得一个高薪的职位,想在北京四环内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Noooo……你是谁?
为什么那个愿意在一切可能的物体上涂涂画画的家伙,去做了一名公司职员,只因大家都说,自由画家的生活没有稳定保障?
为什么那个立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姑娘,进入了国企,只因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记者收入不如国企高?
你是谁?我是说,剥离掉一切外界赋予你的定位和枷锁,隔离开所有父母长辈试图左右你、干涉你的声音,忘掉全部大众传媒、明星名流以及出版物曾经输出给你的价值判断,你又是谁?你躯壳之内那个砰砰乱跳、嗡嗡作响的他、她、它,是谁?
世事多舛,你来何干?
20岁出头的年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仅不是灾难,反而可能是一件幸事。
但你一定朦胧知道自己是谁,对什么事感兴趣吧?如果连这都不知道,就真的是灾难了。
知道对什么事感兴趣,就一点点做起来吧。无论多少声音试图扭转你,说你热爱、着迷的这件事情,没钱途、没前途、没发展、没出息,都请悠悠的对他(她)说:Fuck off,this is my own life.
不为什么,因为热爱。千金难买热爱。
我曾把几年来写过的一些文章发给丹青老师看。他很高兴,回信说,文辞再沉静一些就更好了,但就这么慢慢写起来吧。他没有说,你要在笔头功夫上多努力,他日成为著名的记者、作家。我懂他的意思:你喜欢这件事,就慢慢做吧。
去哪里,不重要。
3
朋友问我,以后想做一个出色的记者吗?我说,不知道。他诧异,你不是混传媒圈吗?我亦诧异,为什么要在20岁出头的年纪给自己的人生下一个定义呢?定义即枷锁,即画地为牢。难道这个年纪,不应该是尽一切可能伸展自己的触角,去触摸不同的、多元的事物,感知并观察丰富、蕴藏无限可能性的世界么?
下了定义,即关上了可能性的大门。你怎知日后不会遇到更令自己好奇、亢奋的事情?你才20多岁,20多岁,20多岁。我为什么不能去做职业旅行家?为什么不能去做NGO?为什么不能在码了几年字后,突然迷上了摄影?为什么不?
阅读名人传记,好处是能藉由他者在人生关键时刻的抉择,参照自己的生活;而负面效果却可能更致命——“从小立志做一名……”。
若你回头梳理自己的人生履历,花些心思,会看到一条似乎清晰的轨迹和路线,进而“恍然大悟”:我正是循着这样的路一步步走来的,原来我从一开始就是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啊。如果你写过申请学校的PS,可能有类似体验。但,这或许是欺骗性极强的“假象”——回望过去履历难免会总结、归类,拎出一条主线来并不困难。很可能,你从一开始并不是想成为这样的人,甚至并不知道自己要走怎样的路,只是迷迷糊糊的,循着兴趣走过来了。
是的,是兴趣,而不是规划——“从小立志做一名……”。
若日后我莫名其妙成了一名电游玩家,我在个人传记里也可以深情回顾“我从小就立志做一名职业电子游戏玩家”,因为我4岁开始玩电子游戏,至今仍不辍,算得上发烧友。
莫忘了,冯唐年轻时是个诗人、文艺青年,后来修了妇科博士,再后来做了咨询公司,现在又做了实业。
莫忘了,老罗直到27岁之前,还认为自己终生跟“老师”和“英语”这两个词绝缘。
我一直对“规划”二字持有戒备,所谓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忽悠者众。
人生是靠感知的,如何规划呢?职业生涯是靠机遇和摸索的,如何设计呢?
而规划如何成功,更是无稽之谈。丹青老师28岁登上去美国的飞机时,如何规划自己此生要成为对公共领域发言的学者名流呢?他只是喜欢画画,就画,一笔笔的画;秦晖老师15岁下乡插队时,认为自己这辈子就待农村了,如何“立志成为中国思想界的标杆”呢?他只是喜欢阅读,就读,一本本的读。
如果我四五十岁时有机会受邀到年轻人中去开个讲座,一定要叫做“我的人生无规划”;如果我混得灰头土脸,在世俗意义上是个无人问津的卢瑟呢?那我就跟自己的孙子吹吹牛逼讲讲“无规划之人生”中好玩儿的故事呗。
4
如果你时常参加中国大陆的思想人文类沙龙,哦不,或就是普遍的名人讲座。在提问环节你几乎很难错过一个问题,“XX老师您好,请问您对当代年轻人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据一些讲演者众口一词抱怨,这几乎是最令他们反感、厌倦的问题。或许连提问者自己都很难意识到,这个愚蠢的问题潜藏着一个不易察觉的心理成因:请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像您一样成功、出人头地。
不然呢?如某位学者所言,一个年轻人恳请一个老东西教自己如何面对新鲜世界。荒唐吗?丹青老师说,爱干嘛就去干嘛,关我什么事?你们好不容易生在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时代,却还想让别人指导你该怎么活。
当真连自己喜欢做什么,该如何活都不知道么?想赢怕输罢了。该做些什么、走什么样的路,难道不是循着内心的声音一步步摸索、试错出来的吗?走岔了,就退回来;走得急,就缓一些。时不时停下来想想,望一望,琢磨琢磨,再继续走。
怎么可能不摔跟头呢?怎么可能诸事顺利呢?怎么可能有条一马平川叫做“成功”的路供你走呢?不多试错几个怎知自己跟什么样的人处得来呢?同理,不多尝试一些怎知自己喜欢什么不适合什么呢?
正如丹青老师给贾樟柯的书写序,“我们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我靠的是一笔一笔地画画,贾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胶片。”
青年人的选择就如整个国家急功近利的写照,“先污染后治理”,先成功后成长,先找工作再找兴趣,先出人头地再寻找自我。某位职场中的朋友抱怨,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迷失了困惑了。不知自己到底适合这份工作吗?
我问,你到底喜欢做什么?他嚅喏半天,说不上来。
有的明确表示,我不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我该去报个拉丁舞班吗,去报个吉他班吗?
从事并非自己志趣的职业问题并不大,业余时间发展偏好就是了。但我后来才醒悟,比“不能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灾难性一百倍的,是压根“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
黄律曾有条状态写道,“现在想想中国父母从小到大灌输的要一直读读读抓紧把书读完最好读到博士然后去工作实在是害死人,这样看起来是沉得下去的表现,其实越到后面就读得越浮躁。 美国人这儿gap一年那儿gap一年,反倒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生活本来就是个沉淀的过程,急匆匆地往学位阶梯上爬干什么!”
这让我想起听来的一个故事。一个澳大利亚人,大学毕业后在半岛电视台做了三年记者,游历了欧洲,后跑去念了一个哲学一个经济学的硕士学位,又到非洲做了两年义工,等他跟我一个师姐成为名叫“人权”的硕士项目同学时,已经33岁了。我不解,他读完硕士为什么不继续读博士呢?“他在生活中发现一个新的兴趣点才跑来念一两年书,但这些兴趣的程度都没到博士那么深入,而博士研究的方向很可能是一生的志业”,师姐道。那他毕业后都35岁了,做什么呢?“他似乎还没确定”。
这似乎是一个不靠谱的反面典型。正如一些老同学对我的印象。他们一边说,羡慕你丰富多彩的生活,听完我近期打算又同情的啧啧叹道,那你留学回来都多大了?27岁还读PHD吗?不知道。那你何时结婚?谁知道呢,30岁?也说不定念书的时候就闪婚了。你也太不靠谱了吧,我都副科了…………那你留学回来能找一个多牛逼的工作?我说,出国未必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目前想从事的职业不出国留学也能做的。啊?那出国意义何在?
个人阅历、视野和自我完善。看看更大的世界,在自己身上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这话我终究没说出口。
5
有没有想过,自己这辈子终究只是个平庸的小人物,所有的梦想都没能实现?
这是网络流传很广的一篇帖子。
我在南墙群里问大家。马老师说,不会的,说实话大家都是了不起的人,按照自己节奏一步步来,不会差的。
亦有友人问我。如果你终究只是个平庸的人,那些牛逼的梦想都没实现,世界也没改变丝毫,会快乐吗?
我问,温饱不愁吗?他说,那肯定,没这么惨啦。只是说,蛮普通的,可能只是一枚平平的记者编辑,在单位无甚出彩之处,月薪最高也就一万上下,交房供,养儿育女,开辆普通车。不痛苦,但也没什么光彩,的生活。
娶的老婆赞吗?还不错。
家里空间是否足够让我挂幕布开投影仪踢实况?可以。
还喜欢足球,喜欢阅读,喜欢年轻时喜欢的一切东西?是的。
时而三五好友,烤串啤酒,把酒言欢;时而周六周日,球场相见?是的。
快乐。
他看着我的眼睛。快乐。我点点头。
不久前去东北旅行,路途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导游、乘务员、售货员的差别。你会轻易的发现,性格将人与人彻底区别开来。
我们遇到过热情健谈、跟大家打成一片的导游,也遇到过黑着脸像客人欠她钱一样,没问两句就不耐烦的导游;遇到过如一切常见的公务人员般恶狠狠的乘务员,也遇到过穿着制服坐车厢里跟乘客扯淡逗乐的乘务员。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导游、乘务员,你会如何对待你的客人?考虑到这是日后再也不会打交道的“一锤子买卖”,何况也很少有人真正有闲心去投诉你恶劣的服务态度。
考虑到,你完美的服务态度很可能无法给你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除了客人的一声感谢,一张笑脸。所在单位无法注意到你的“优良表现”,你表现好不会被升迁,表现差也很难被辞退——在中国,那个对客人态度恶劣屡遭投诉的可能反而讨领导喜欢,比你升迁更快。你懂的。
总而言之,你的服务态度无法对你的现实生活带来任何可见的好处,你此生都会是一名普通的导游、乘务员、售货员。你会如何做?
是的,或许你终生都只是一个平庸的人,但态度依然会带来生活质量的云泥之别。你热爱生活和工作,真诚的感知、理解、善待他人,或许未曾给你的生活带来任何有形的回报和改观,却软化了你与内心、世界的边界。你不断接收到来自他者的正面回馈(感谢、笑脸、善意),再不断释放出正面能量,形成良性循环。
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会记得那个导游、那名乘务员、那名售货员的热情、爽朗和笑脸。想起来都是暖意。
他们或许此生都是导游、乘务员、售货员,也很难有何升迁,但从他们的工作态度里,我读出了真正的快乐。
做一件喜欢的事难道不是做这件事最好的回报吗?正如写作是写作的回报,画画是画画的酬劳。
6
我曾经很喜欢一个朋友的签名档,“成为更好的人”。
这句不疾不徐却又溢满坚定的话,曾无数次给我力量。
如今,我却感觉这句话充斥着“更高、更快、更强”的进步论腔调,在铺天盖地的励志话语中,我偏偏爱上了“毁志”。我更喜欢用“感知”这个词。或许我们并不能创造生活、规划人生,或许,体味、经历、感知、理解,这才是成长的密匙?
成为更好的人?如果今天陪母亲坐在太阳下聊了一下午天,漫无目的的,童年、成长、家庭琐事,有没有成为更好的人?如果今天没有读维特根斯坦的传记,没有跟近韩寒最新的博客,没有刷新微博,只是给自己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躺在恋人的臂弯里发呆,算不算荒废生命?
这一代中国年轻人可能面临着某种吊诡的自我矛盾,一方面,我们是前所未有早衰的一代,“十八岁开始苍老”,二十岁开始怀旧,尽管仍在青春,“你爱谈天我爱笑”的时光竟成了一代人的集体乡愁;另一方面,我们拼命的想要向前奔跑,想要稳定、无虑的生活,想要拥抱住某种确定感,焦虑着,想要立即像三四十岁的人那样,车房不缺,事业成功。
你,你,你,
真的享受年轻吗?为何你一边怀旧一边还在努力奔跑?
你,你,你。
真的热爱冒险和漂泊吗?为什么将理想纳给稳定和房产证做投名状?
你,你,你,
真的珍惜可能性吗?为何我看到你宁肯早衰也要拥抱“生活的终结”?
生活更美好的可能性,难道不在于这缓缓经历的一步步、默默感知的一天天,而在于未来的宏大勾画?
结婚的,添子的,升副科级的,做小经理的,博士毕业的,买房买车的,走得好快。我曾经焦虑过,后来发现,那不是我的节奏。我是慢吞吞的一头牛。如果方向错了,就会兜大圈子,如果方向对了,就不怕慢。
一步步,一寸寸,一点点,一天天,慢慢来。
我不知道自己最终要去哪,还在一边晃悠一边张望,走一步停一下,摸摸这个碰碰那个,试图去感知、观察、理解这个世界。新鲜好奇着呢。但我确定,我只会走自己想走的林荫道;我确定,我会像哈维尔说的那样,遵从自己的内心,活在真实里。
2011年可能是有生以来最不顺利的一年,屡遭挫败,计划搁浅。回头望望它,再踮起脚尖往2012年瞅一瞅,我还是想慢吞吞的说,我们都要死很久,活那么急干嘛,慢慢来。
所有的成长和伟大,“如同中药和老火汤,都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