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2012

爱情饥渴症

饥饿会影响人的判断力,这勿庸置疑。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人饱的时候和饿的时候,去超市买东西,消费数额往往大相径庭。饿的时候逛超市,看见任何食物都两眼放光,有如与失散多年的亲人重逢,一旦抓住,就不肯松手。而饱的时候,则推着小车,从容不迫在货架间穿行,看见吃的,一般得风度翩翩地左右端详一番,多数时候还把它给扔回货架上去。后来,我知道有一种病,叫“爱情饥渴症”。

我琢磨着,饥渴症都是一样的,不管前面的定语是不是爱情。

爱情饥渴症最大的临床表现,就是迫不及待地将随便什么落入手中的“食物”都飞速地塞到自己的车筐里去,并且不管那个食物多难吃都坚信它就是自己最想吃的东西,并且不管它的价格如何,都一定要把它买回家去。

总而言之,被饥饿冲昏了头脑。

一般来说,一个人要饿到老眼昏花的程度,总得饿了一阵。所以多年没有正儿八经谈恋爱的大龄男女青年,是爱情饥渴症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大龄女青年,因为对爱情的胃口特别好,因为眼看着兜里的粮票就要过期,所以看见一个吃的在眼前,哪怕是发了霉的包子,哪怕是烂了心的苹果,都要一个箭步冲过去,不分青红皂白地往肚子里吞。

问题是,看都没看清的东西,直接往肚子里塞,能有什么好结果。

那霉包子也好,烂苹果也好,看见你跑得这么快,吞得这么急,肯定要沾沾自喜。自然而然地,他要把你的饥饿感误解为他的内在价值。我是不是很牛啊?是不是很酷啊?是不是有种我自己都没有发掘的神秘魅力啊?霉包子、烂苹果照着镜子,抹着自己的大背头,越看越得意。不行,既然我这么牛,有这么神秘的魅力,哪能这么轻易就出手?所以,便是霉包子、烂苹果,看你跑得这么快,也要在你伸手的一刹那,把自己的价格上调个百分之五十、八十的。所以我们才看到无数的兄弟姐妹痛心疾首地抱怨:“丫什么东西啊?要才没才,要貌没貌,要钱没钱,谱倒是摆得比天高……”

那可不,你给人家那么多颜色,人家能不开染坊。

霉包子因为你给的那点颜色,把自己看成新鲜包子。新鲜包子因为那点颜色,把自己看成是红烧肉。红烧肉因为那点颜色,把自己看成是鲍鱼鱼翅。反正你的爱情饥渴症,造就了对方的自大狂。

对对方其实也不公平。因为患有爱情饥渴症,所以你寻找爱情的时候,寻找的是一剂膏药,牢牢地贴在你的伤口上。既然你找的是膏药,它最重要的性能就应该是安全、是杀菌、是保护。它要治疗你历史上所有的炎症,还要抵御将来所有可能的细菌。可是,爱情它不仅仅是狗皮膏药啊。人们说了,爱情要像鲜花一样美丽,无用,仅仅是嚣张地美丽。

记得崔健以前在某次采访中说,他一般只和27岁以下的女孩恋爱,因为27岁以上的女孩总是太缺乏安全感,而且总是让这种危机感败坏了恋爱的其它乐趣。

这话里面充满了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但是我承认,他有他的道理。他不愿做一片膏药,被按在一个爱情饥渴症的伤口上,一按不起。

英语世界有一句被说得有点滥的话,叫做:“I love you not because I need you, but because I want you.”翻译成中文就是,“我爱你不是因为我需要你,而是因为我想要你。”这个“需要”和“要”之间的区别,就是把对方当作一个工具还是一个主体的区别。如果一个女人因为钱而嫁给某人,那她就是把他当作了钱包,工具的一种。同理,如果一个女人因为感情的饥渴而嫁给某人,那她就是把他当作了膏药,工具的另一种而已。

据说真正的爱情,不是因为对方能带给你什么,而是因为你就是欣赏他,他这个人。

对于爱情饥渴症患者自己来说,找到她的膏药,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饥饿是一种蒙蔽。所谓饥不择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等你把自己随手捞来的包子苹果塞进肚子,大半饱之后,也许会突然发现,其实你并不爱吃这些包子苹果,其实这些包子苹果其实并不美味。怎么办?把剩下的扔到垃圾桶里去?可是,浪费粮食缺乏基本的公德心。

所以说,当你推着购物车在爱情的超市里穿行的时候,再饥肠辘辘,也要有耐心。耐心是一种美德,其基本的道理就是,你的饥饿,不应该是让一个霉包子糟蹋你胃口的理由,也不能是你浪费一个好包子的理由。很多时候,冲动里面有一种快感,而另一些时候,远离则是一种操守。

4.23.2012

爱不单行


如果crush和爱情是不同的,那什么时候是crush,什么时候又是真爱呢?不管如何,即使是真爱也不会一生一次吧,现代婚姻是爱情的保护伞还是爱情的枷锁?是责任还是逃避?难道真像专家分析的那样摩梭人的走婚是未来的最佳选择?


英文里有个词,叫crush。如果查字典,它会告诉你,这是“压碎、碾碎、压垮”的意思。后来我到了美国,才知道它作为名词,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短暂地、热烈地但又是羞涩地爱恋”。比如,“I had a crush on him”,就是“我曾经短暂地、热烈地、但又羞涩地喜欢过他”。


Crush的意思,这么长,这么微妙,我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中文词来翻译。“心动”似乎是一个很接近的译法,但是“心动”与“crush”相比,在感情烈度上更微弱、在时间上更持久,而且有点朝恋爱、婚姻那个方面走的雄心。Crush则不同,它昙花一现,但是让你神魂颠倒。


我觉得Crush是一个特别实用的词汇。它之所以特别实用,是因为我意识到,其实人生体验中的大多数“爱情”,是以“crush”的形式存在的。如果让我掰着指头数,我这30年来到底真正“爱”过多少个人,那恐怕也就是一……二……绝对不超过三个。但是如果让我想想,自己曾经对多少人有过crush,那就多得,哎呀,反正我都不好意思数了。


如果爱情是一场肺结核,crush则是一场感冒。肺结核让人元气大伤,死里逃生,感冒则只是让你咳点嗽、打点喷嚏,但是它时不时就发作一次。


Crush一般来势迅猛。初来乍到的时候,会让你误以为那就是爱情。它的爆发,一般是受了某个因素的突然蛊惑,导致你开始鬼迷心窍。比如,你就是喜欢某个人长得好看,帅得让你流口水。比如某个人说话的方式让你特别舒服。比如你在网上看了某个人的一篇文章,你觉得,写得真好啊,我必须认识他,我们之间必须发生点什么。有的时候,crush的原因小到莫名其妙。可能仅仅因为一个男人的手长得特别好看,而那天他用那双手给你夹菜来着,你就会喜欢他三天。还可能因为一个男人笑起来的神态特别孩子气,你整整一个星期都无法忘记那个表情。


但是开始时,你不知道那只是三天、一个星期的crush,你捧着自己“怦怦”跳动的心,想,他真好,真是无与伦比,真是我找了一辈子的人啊。


然后你开始幻想。有那么一段时间,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星期,你活得腾云驾雾。你幻想他来看你。你幻想你们走在大街上,过马路的时候,他拉住你的手,然后不肯放开。你幻想你们呆在房间里,换了三百八十种拥抱的姿势,却还是没有把要跟对方讲的话说完。


等你把该幻想的幻想完毕之后,这个crush的也就燃油耗尽了。


Crush和爱的区别就在于,那份幻想还来不及变成行动,它就已经烟消云散。它之所以没有转化成行动,也许是因为你很羞涩,不好意思表达,然后一不小心就错过了这个人。也许是因为你们没有“发展”的机会,时间或者空间的距离,让那份“心动”慢慢因为缺氧而窒息。也许是因为等到对方走得更近,你看清他的全部,他身上那个“亮点”慢慢被他的其他缺点稀释,以至于那份感情还来不及升华,就已经腐朽了下去。


爱情它是个小动物,要抚养它长大,需要每天给它好吃好喝,没有点点滴滴行动的“喂养”,crush就那么昙花一现,然后凋零了下去。


对方可能甚至不知道你曾经“短暂、热烈而羞涩地爱恋”过他,你自己事后可能都不承认或者不相信自己曾经“短暂、热烈而羞涩地爱恋”过他,但是,的确有过那么一小段时间,因为这个人,你心花怒放。你七窍生烟六亲不认五迷三倒。你摆脱了地球吸引力而在幻觉里展翅翱翔。


Crush是速朽的。它的残酷和优美,都在于此。


当crush试图从一个火花变成一个种子,在现实中生根发芽时,种种“计较”开始出现:哎呀,其实他好像挺尖刻的……“事业”不怎么样……他还挺花心的……长得也不是那么好……然后“责任”啊、“道德”啊、“家庭”啊,世俗的一切噪音,开始打着“爱情”的名义,潜入crush,把它从一声明亮的口哨腐蚀成一个拖沓的肥皂剧。


糟糕的是,人们总是把crush误以为是爱情,败坏那份幻想的轻盈。人们迫不及待地要从那瞬间的光亮中,拉扯出一大段沉重的故事,最后被这沉重淹没,深陷泥沼、积重难返。


然而闪电怎么可能被固定住呢?C说,面对有些可能性,转过身去,是个美丽的错误,但是迎上前去,则是一个愚蠢的错误。


所以当crush来临的时候,放纵它,但无需试图抓住它,把它的头强行按到爱情的粮草当中去。你可以托着下巴,设计那些明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每一个细节:与自己辩论下一次见到他时该穿的衣服、该说的话、该问的问题、该有的眼神,与此同时,你深深地知道其实下个月,你就会将他忘记。你迷恋这份幻想,但也停留在这份幻想。你看着手中的那根火柴,那么短,慢慢地烧到了指尖,然后熄灭。熄灭之后,你心存感激,为无边黑暗里短暂然而鲜艳的那点火焰。


树洞里的倾诉——你的天真真让我恶心


我有一个很爱的人,我们在一起三年了,但还没有结婚。


不知道有没有人能够一辈子只爱一个人?在我看来是没有的。在跟她在一起的时候,我也会偶尔爱上其他人。这种爱,更加热烈,更加短暂,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因为:1、你爱她,但没办法得到她,因为你不能劈腿啊。2、心理出轨带来的负罪感。3、对自己的厌恶。4、如果她不爱你,你还要为此忧伤一下。总之都是很纠结的。


我从来没把这些告诉过我那位,第一,我觉得这是人之常情,第二,说了对我俩都没好处,而且我知道我自己能解决这些问题。我不觉得这是一种欺骗,我爱上了别人,但我更爱她,我需要的是时间,给我时间慢慢厌倦对其他人的感情。


有一点,我没跟其他人发生过关系,最多言语暧昧、牵手。写到这里,突然有一种很龌龊的感觉上来。好吧,在我这里,我是把对别人狂热的爱,降温到言语暧昧、牵手而已,但是对树洞君来说,突然这么讲出来,还是挺招人讨厌的。


这就是我。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挺有问题的,跳出来俯视自己,也是一万个瞧不起。可是当我真的面对自己,认真思考我所遇到的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我现在所做的,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也以为,爱情应该是纯粹的,非此即彼的。后来我发现,这样的爱情根本不存在。如果你以为我这么说只是为自己的行为找了很多借口,那么我只能说,你不了解人性。你的天真真让我恶心。



专家预言,摩梭族的没有一夫一妻制,没有契约的“走婚”将是许多民族和国家未来婚姻的选择


最近在研究旅游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一些之前未闻未见的中国少数民族的奇特风俗,走婚是今天看到的一个。以下文字摘自百度,和大家分享一下:


“走婚是以感情为基础、以性享乐为目的的一种婚姻家庭模式,它可以随便变换性伴侣,可以同时拥有多个恋人,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至今还部分保留在丽江泸沽湖的摩梭人、红河哈尼族的叶车人以及大香格里拉鲜水河峡谷的扎坝人中。


在世界众多民族中不乏仍处于原始状态的民族,但时至今日均无“走婚”这一特殊的风俗。对于“阿肖”走婚为什么能够历经沧桑后,仍存在于泸沽湖摩梭人中间,至今是一道世界级的未解之谜。


这种婚姻形式是这样的:家庭以母亲为核心,女孩14岁之后,家里就给她在祖屋旁边盖一间婚房,她就可以找情人了(当地人叫“阿夏”)。而男孩到了成年以后,就走出家门找女孩子走婚。他们的走婚,不是夫妻在一起过日子,而是并不结成固定的伴侣。白天他们各自在母亲的家中吃饭劳动,到了晚上,女方在自己的婚房中等待,敞开的窗户表示她那晚还没有配偶。男方在母亲家里吃过晚饭以后,可以随意地去找自己喜欢的女子;男方到了喜欢的女方的窗前,向其表示爱意,女方如果也喜欢该男子,她就会打开门让他进来,同时把窗户关上,向别人表明她当晚已经有配偶了。生下的孩子随女方一起生活。


这种婚姻形式非常适合现代人,它克服了传统婚姻的弊端,也不会出现审美疲劳。白天,他们各自在母亲的家里劳动生活;夜晚,他们则在一起,享受着性和爱的快乐。


它不会出现有人借结婚为名骗取对方的住房或钱财的问题,他们在财富上是完全独立的。它尊重人们的多样性选择。它不要求每个男子每天晚上都只能到某一个女子家里去,他可以充分选择他所喜欢的女子。而女子也不需要被动地一生守着一个男子,不需要忍受有虐待倾向的男子的家庭暴力行为;她可以在每晚到她窗前来的男子中,选择她喜欢的男子,既可以是她喜欢的某一个人,也可以是她喜欢的不同的人。这给女子也带来了充分的性和爱的快乐。她如果对性爱很淡漠得话,她可以把窗户关上不让任何男子进来;她如果性欲很强得话,她也完全可以选择同样性欲很强的男子,以达到双方性的和谐,充分享受性的快乐。这种婚姻所要求的不是一方的贞洁,而是双方充分享受性的快乐”

4.20.2012

没有人的青春是踩在红地毯上微笑走过

最近这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身边的抱怨。总的来说分为三类:我到底做了什么,我在做什么,和我要做什么。
1.
时间把我们轻轻推远,我们已经不再是那个还可以整天做着美梦的年纪了。那时或许一个晴天,就可以和朋友们躺在草地上畅想未来多美好,前途迫不及待令人向往。那时的我们,还觉得还早,一切尚未来到,还有机会去潇洒青春,挥洒豪迈。未来是挂在天边的北极星,只要我们一股脑的朝它奔跑,就会像一场缤纷的盛宴如期而至。
只可惜,不知道是盛宴太美好不忍轻易到来;还是我们的睫毛沾满了花粉,让我们误以为期待的未来只不过是眼前的萧凌破败。
结果是,我们在这场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我们每向前走一步,就会听说某某大神学姐,gmat考了770,雅思8分,某某学长拿到剑桥或者哈佛的全奖;我们每回首看一眼自己走过的路,就会听见家里的人说哪个刚毕业的姐姐打败三万人考上公务员,抱着金饭碗不用愁;我们每抬头看看自己远方的路,就看见某个同龄的高中同学,大学就自己创业,没毕业公司就上百万。学校赶紧请他在学校办讲座向周围的同学传输创业经验。
别人的未来清晰夺目,自己的未来暗淡无光。
我们每发出一点声音,周围的喧嚣就会刺激到自己紧张的神经。人人上疯狂分享上万次的牛人高分托福备考机经,或者进入联合利华或者四大的学长学姐写的大学四年志。还有那些亲爱的杜拉拉,李拉拉,王拉拉们,他们的人生奋斗就像是一本职场的《九阴真经》苦口婆心,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市面上的成功学等等层出不穷。还不要说那些天资聪颖,打小就目标明确前途辉煌的少年天才。比如含着金汤匙的薄瓜瓜们。他们年纪轻轻就有一番作为,无不是在各种场合上风生水起的人物。
牛逼人物们的神话,就像是粘在座椅靠背的图钉,时刻刺痛我们稍微放松一下的神经。
我们突然感觉到,自己在他们面前好像什么都没有准备好。在别人都武装到牙齿的时候,我们还赤裸着身子红着脸四处遮羞。
脚下的路,蜿蜒又曲折,远方的梦,迷蒙而扑朔。
2.
我们焦躁,烦闷,忧郁,彷徨。
这是一个残忍的时代,好友,同学都纷纷实习,就业,考研,出国。所以我们也拼命地不甘示弱,往前拼命地挤破头,生怕错失良机。却还是在起起伏伏的人海中还是失了方向。
长相不出众,气质不优雅,成绩不拔尖,家世不显赫,手腕不高明。这样的我们,又何去何从。
3.
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大家拼命地以为,只有速成,才是指向成功的唯一标准。
我们仿佛都忘了一个词语,叫做“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从古今来最传统的成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坚持和执着。
俞敏洪,多次落榜,第三次才考上北大,在大学里情场失意。他的理想是哈佛,但三次都被拒签,还被老婆看不起,一脚从床上踹了下去。
我记得我在上“新东方”的时候曾经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当时“新东方”还远没有现在的规模,只是北京地区小有名气的英语办学机构。老俞当时租的房子因为租金不高,盛夏酷暑的夜里老是停电。于是老俞他们就用蜡烛点灯上课。实在热得不行了,就拖人找了一米多高的冰块摆在教室里面驱热。有一夜北京高温30多度,台上的老师中暑晕倒了。在把老师送到医院后,老俞回到教室看这样的环境,学生和老师,看着看着,就哭了。
李安大学毕业后,有一段长达六年的失业期。生活的全部都是靠她妻子的工资,而他就是全职家庭主夫。每天李安能做的就是目送她的妻子林惠嘉开车去工作,然后自己独自回家写剧本做家务。终于有一天,李安实在是无法忍受这种生活,就瞒着他的妻子去当时的社区大学报名学电脑以改善自己的处境。那天他惴惴不安地送他的妻子,林惠嘉站在台阶上对李安一字一句地说,“李安,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那一刻,李安心里像突然起了一阵风,那些快要湮没在庸碌生活的梦想,像那个早上的阳光,一直射进心底。妻子上车走了,李安拿出包里的课程表,慢慢地撕成碎片,丢进门口的垃圾桶。
世间不缺少一个电脑员,却缺少一个李安。
其实,
不是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一剂良药,冲水即食。
不是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一条咒语,默念即灵。
但是,每个人的成功,都曾是在他们青春里呐喊过,失望过,彷徨过,失意过,却未放弃的对理想的坚持。
他们愿意相信自己多于相信别人。他们可以摒弃一切外在的纷扰和杂念,只倾听自己内心的向往和执着。就算是痛彻心扉的失败和挥之不去的烦恼,甚至身体上的折磨都没有内心的空虚和空洞来的无力与可怕。
我想,三毛一定不会期待《哈佛女孩》的故事。我也觉得,lady gaga 也不会对《黑厚学》感兴趣。
因为哈佛女孩年年有,但是他们却是世界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唯一。她们的独自选择,成就和塑造了她们与众不同。他们的特立独行,另辟蹊径成就了跳脱了平庸的不落俗套。
而那些,单一的模仿和简单的复制只是一条会过时的山寨生产流水线。一样的模子刻一样的人偶。这种成功,没有独自温暖的体温,没有激动人心迫不及待的回忆心跳。所以,它只能是人偶,不是人物。
它没有惨痛的过去,也自然不会迎来辉煌的未来。
4.
龙应台的十八岁,是充满一个海边渔村里的回忆。
是零碎的对小卖部里小孩的袜子,学生的书包,老婆婆的内裤,女人的奶罩和男人的汗衫的回忆;是对窄窄马路上巴士,摩托车,把马路塞得乌烟瘴气水泄不通,又突然安静的回忆;还有飘着一股尿臊味,揉着人体酸酸的汗味风扇嘎吱嘎吱响着,孩子摇椅,歌星大声说唱的回忆。
那些十八岁的回忆,远远撑不起一个青春少女完美的梦想。
但是,那个渔村,那些回忆,却成了让她从容面对黑白价值颠倒,权力更迭,帝国瓦解,围墙崩塌还有城邦兴衰的价值。让她在事物被颠倒,被渗透,被解构,被操纵到难辨真假难分是非时,让她清醒的“锚”。让她以最原始的面貌存在与面对。
那个十八岁的小渔村,没有给她足够的知识和背景,却给了她一种能力:悲悯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她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伪装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虽然艰难却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
5.
这是龙应台的十八岁的小渔村,我们的“小渔村”又是什么?
或许我们憎恶与焦虑的今天,会不会是奠定我们价值,给予我们力量和坚持的明天呢?
我们是否又会像她一样,当回首告诉安德烈,那些你青春里的困扰而坚持,彷徨却笃定时,我们会重新认识我们的十八岁,那个纷纷扰扰的自己?
是否我们也会像她一样,感谢自己当时的坚定及向往,即便是在最贫瘠的荒凉,也可以诞生最伟大的梦想?
还是说,我们还是会像她一样总是觉得自己很廉价,廉价到只剩下坚持。然后回首才会意识到其实那才是我们最宝贵的拥有?
我们也大可不必在青春的舞台上叹息着明天的还未登台。或者围观,临摹着别人的精彩。
因为,不是所有的成功都是急功近利的模仿,不是所有的梦想都是人云亦云的跟随。
也因为,青春不仅仅是一场盛大的红地毯,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毫不费力地走得步履轻盈还赢得掌声一时,
青春,也是一场自编自导的独幕剧,
唯有最艰苦的等待,最艰难的坚持,以及最崇高的坚守梦想,才值得获得最经久不衰的掌声。
6.
如果是我,
请允许我在我的首映之前铺一条长长的红地毯,
华灯初上,让那些盛装打扮,莺歌燕舞的青春胜利者们踏上这五光十色的红毯,
然后走进影院,
为我喝彩。
谢谢。

4.15.2012

习惯,最难平复的一道伤


心理学上有一项研究,认为一个习惯的形成,至少必须重复二十一次。同样的,若要创造一个新习惯来取代旧习惯,除非有强大的自觉与毅力,否则仍要靠自我要求才能有所改善。


我是个夜晚亢奋白天犯困的人,这个习惯持续了五六年了,节假日不休,尽管知道这样对身体不好,但却不知道如果去改变,也没想过要去真正改变它。也不曾想过有一天必须要改变,更想象不到我如果睡早了会失去多少灵感一来就臭几段文字的满足。早起对我来说真是件痛苦的事,这也许只有赖床的人才能体会。以前经常会晚上一两点还在线,偶尔和一个同样习惯晚睡的直系大一师妹(事实上我仅比她大几天)聊天,我记得我问她早上几点起床,她说睡觉是她的命,早上起不来的。我说曾经也是我的命,只是现在为了生活连命都不要了。


实习近一个月了,要不是我故意去算一下我都不知道竟过了这么久。这一个月里上班期间,基本是凌晨两点半睡觉凌晨六点半起床,午睡没有。如果是以前,大可以攒着周末一并补回来(理论上不可行)。但是现在的周末,自3月24日起,每周有一次考试,选调生公务员数学教师企事业单位的招考,能报名的基本报了,差点计划生育也干了。我大概算了一下,这样的考试可以持续到6月初,当然如果出意外不小心考中一两样的话,可以中止。有一些考试跨区域,必须在周五上完早上的课(我实习的内容是中学数学,下午一般没课)去赶车,有朋友接待还好,没有接待的地方要自己找旅社。庆幸的是去的地方基本都有朋友接待,吃住不成问题,尽管如此,一向换床就更难入眠的我,睡眠质量比平时更差了。总之,我好久都没睡饱过了,比这个季节没有对象的同学还饥渴,而我,却已经习惯了。


即便为了生活如此折腾,我竟也还能精神且文明着,上课该幽默风趣还幽默风趣,考试该超常发挥还超常发挥。当然,听课的学生该一窍不通还一窍不通,考试的结果该莫名其妙还莫名其妙。


习惯是一道难以复合的伤口,从陌生到熟悉,从改变到适应,需要各种忍受和各种难受。刚进大一那段时间,我每天都会忍不住打电话,尤其熄灯以后,每个月的话费都在三四百。除了打电话,短信也是从早上起床发到晚上睡觉,当时还有一个记录短信息的小本子,最后一次停止记录是3453条。恐怖的是电话和短信都只是对一个人,本子记录的也只是对方的短信。当时这个习惯不得不终结的时候,也是极度的不自在,为了彻底改变,基本出门都不带电话。但是临近毕业,电话钥匙钱包成了不得不带的三个物件,以前的旧习惯,换成了现在的强迫症而已。


坏习惯是一剂销魂的毒药,拥有着常人难以抵抗的诱惑力,假如无法辨别它、不能远离它,甚至根本戒不掉它,就会被它强大的杀伤力所迫害,那时候便追悔莫及。初中的时候习惯躺着看书,并不是因为爱阅读,而是据说这样可以近视,当时也不知哪根筋搭错,非常羡慕别人戴眼镜,可是从初一一直到初三,眼镜还是没法戴上。戴眼镜的想法没再那么强烈,可躺着看书的习惯却早已形成,眼镜度数终于在高二变成了250&350,现在痛恨眼镜却再也摘不掉。高中养成的另外一个习惯是每晚都要塞着耳塞才能入睡,压坏的耳塞也好几十只,基本两三个星期就要换,耳朵终于反抗了,听觉下降,时不时耳膜深处还会疼,现在听歌都是要用外音的,即便用耳塞音量也不敢太大。还有一个不知何时养成也不知是好是坏的习惯:做事过于专注,甚至忘掉要吃饭。高中时写作业,不管家里人怎么叫,都要写完才知道要吃饭,即便去了,也是夹点菜在碗上,回房间边看边吃。大二有段时间搞活动或是弄资料,饭也是经常不吃的,有时几餐并着一餐,还经常空腹喝酒,终于在某个假期自食恶果,住院半个月。一个习惯的代价,很多时候是承受不起的。


当然,这些小毛病小习惯都无可厚非,如果你习惯的是某种价值观某种主旋律,有一天你发现已经根深蒂固,渗入筋骨的时候,那才叫呜呼哀哉哭天抢地追悔不能。


前几天辅导员通知参加“优秀大学毕业生”评选,条件是大学期间无挂科记录学习成绩突出获得过各种荣誉证书。我完全符合,并不是很感兴趣,我总觉得这些条件于我是一种隐性的讽刺。就算我会算《高等几何》的基点《数学分析》的极值点,修到3.5的绩点,也没能真正弄清或是找到室友口里念着的“G点”,基点和极值点我一两年以后肯定不会算,绩点除了换得那一纸让别人指指点点的毕业证书再无用处,可是后一点却能促进夫妻和睦家庭稳定社会和谐祖国繁荣。我曾无知的好好表现获得了各种荣誉证书,那时以为那样的荣誉可以证明自己足够优秀。和很多在团总支学生会混过的人一样,什么优秀学生、优秀团干、优秀党员、优秀青年志愿者我都得过,因为都可以山寨所以都是廉价的,我又好好学了一下习弄了数学建模一等奖,这个全国性的够牛了吧。后来又觉得本专业的竞赛没什么大不了,于是参加某某杯大学生诗词大赛,最后与中文系的同学一起获奖,曾经无比骄傲的荣誉,现在看起来只是笑话而已。这一堆废纸并没有对我即将要走的路起到半点作用。那天听到几个同学讨论大学里的荣誉证书有没有用,有人说真正有能力的人不靠证书靠关系,那些证书留着以后教育你的孩子忽悠小朋友还行。于是我又想起寝室里斗嘴爱用的段子,“你就一坨屎”,“你比我优秀,你两坨”。作为一个已经习惯了“优秀”的傻学生,我这如梦似幻的一路走来已经恍若隔世,当我真正要蹚进社会这趟浑水的时候,我是多么的后悔我怎么就被欺骗着本本分分的过了这么多年,以致于我现在面对一切都不知道如何八面玲珑,甚至看不懂某些人笑容背后的内容。


一直习惯着优秀,只有成为好学生才是老师眼中的宠物手中的宝,每当我回顾往事,我总要骄傲地想想小学五年级就跳考初中还获得全镇第二的光辉岁月。小学的时候年年考第一名奖状贴了大半屋,优秀少年先队员的红领巾刚摘下就领到优秀团员的证书,初中的时候也深得老师喜爱吧。每每写作文的时候总要像雷锋同志学习乐于助人,像孔繁森同志学习不怕艰苦,像焦裕禄同志学习怎么成为人名的好公仆。也曾信誓旦旦过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那时候对老师言听计从,相信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只有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祖国需要的是品学兼有的人才。当我十几年如一日践行着这样的信念,以为可以成为人才的时候。那些有背景的各种“二代”开着名车呼啸而过,本想告诉他们做人要自食其力,他们吐了一口痰骂了一句“傻逼”。没有背景背影比我壮的拌我几个跟斗,本想告诉他们做人要讲秩序不能插队,他们掷地有声的甩了一句“你妹”。我不知道怎么回他们的话,因为老师教我的是讲文明,那些词不在文明的字典里。我不断地听说,做人最大的法宝叫虚伪,升官发财就要会拍马屁;我不断地听说,社会生存就是弱肉强食,什么循规蹈矩都是没用的;我不断地听说,做人不光要对自己狠也要对别人狠,想要成功没有身段就要靠手段……我没再继续敢听,我怕我会相信,然后迷失自己。我终究得有我自己的习惯,是别人所不习惯的,一半迎合一半自我。


某日观看一个采访大学生“大学四年最遗憾的事”的视频,很多的话共鸣了自己的那点小情绪,就快热泪盈眶的时候,一微胖的性情中人说了句“大学四年最遗憾的事是没保护好自己的屌”,不禁又唏嘘了一下。我的大学啊,我庆幸我没有一直做那个“乖孩子”,我怀念我们安装过的“快播”,看过的“寝室文化电影“,讲过的荤段子,淫过的诗,但是我却也遗憾着。我结识了一帮性情中人,习惯着这样的生活:大一大二大三时常寝室六七人一起坐在食堂吃餐盘饭被鄙视,也曾六七人坐在一起“摊牌”让没见过世面的小朋友惊呆的看着吹白酒瓶子,还曾卧谈时骂娘操爹说菊讲撸拍桌子摔凳子青筋暴跳面红耳赤。那个时常说是我监护人的老男人,会陪我给他不认识的我的旧相识过生日,然后在十一点打摩托在零下半度的冷风里吹半小时。我习惯着我们在一起干的坏事,月饼、抱抱熊,模拟开模式,还有那次看的大房子。有变数只需要一个眼神,忽悠人不需要提前对台词。我习惯我们还一起唱同样的歌,《来生缘》《一生有你》《盛夏的果实》,还有他一直耿耿于怀的我的心事。


对了,还有那个我习惯的位置,图书馆四楼最里面倒数第二排靠窗,应该坐超过9个月了吧。大概是去年3.14,π日,圆周率节,她问我还还会不会算《数学分析》的那些题,我就算自己不行百度到断网也要给她答案,后来我解出来了。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我也考研的话或许我们之间还会有共同的话题,于是和室友一起买了书开赴图书馆。庆幸室友离我都很远,我锁定了她时常在的位置,然后“择琳二坐”,以后都固定下来了。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会待上七八小时,却也没相互影响,各自做着自己的事,即便说话都是那一层基本没人的时候才侃上一两句。就算是她问题目,我也是写到草稿纸上递给她。那段时候我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她应该是看不到吧,似乎也不是这样,我没去的时候她也会问我干嘛了。对了,当太阳照到我的水的时候,她担心晒着会把挪到阴的那一边。闭馆以后,从图书馆到寝室的那段路走得最踏实,我灵感过好多有趣的段子,我总觉得能把一个人逗笑是一种本事,只是那段路太短了,尽管被叠加了九个多月。


最后的最后,我在临考前一个月放弃了考研,这是我这辈子做的最瞧不起自己的事,她发短信问我“报了名干嘛不考”的时候,想狠狠的抽自己几个嘴巴。我想说我习惯看着她做题才有灵感,考试看不到心慌,因为觉得矫情也有伤大雅还是没说。我猜她考不上,尽管我希望她考得上,最后她还是没有上线。等待成绩的那段时间她是失落的,我已经不知道怎么去安慰了,我没发挥她说的“你是最会安慰人的”本事,因为以前安慰她的那些事都是和她家人的矛盾与室友的争吵,可是这次是她的未来,一个我再也无法参与的未来,我只要一开口就会显得虚伪。然后就是假期了,过年那半个月我除了打麻将就是打游戏,相互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回到学校等待实习的日子里,我看书累了然后会上上网,曾经的“上线提醒”“特别关心”什么的都形同虚设了,全然可以无视对方的存在。


又某日,她发短信问我实习申请该怎么写,我当时在市区,然后着急的短信了八百多字发过去。我不停问自己怎么只要是她的事就能如此上心,谁还能让我如此认真?上前天晚上,她发短信告诉我她试讲成功就要签约了,当时我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失落。为这事她忐忑了一周,我也跟着担心,希望她成功,但是她签了合同就真的要留在那边了。她说她们学校单身的年轻老师很多,她说工作稳定可能要把婚姻大事提上日程了,我知道她是开玩笑,但是却笑不出来。她说晚上下晚自习要一个人回家,我问她有没有有人送,她没说,我多希望有,我多希望没有。她还会是那个连“猪鞭”都不知道,去超市看到安全套特价还当是什么东西促销,别人讲荤段子永远慢半拍反应不过来,看《下一站,幸福》《佳期如梦》可以哭得梨花带雨的“黑神”吗?她现在有没有学会过马路?她穿上高跟鞋工作服的照片上的样子该怎么习惯,我说的“路遥怎遇二四九,语重难吟五二一”全然只能是屁话了,她的那句“有感情,不能在一起也白有”正震耳发聩着。


这些事,怎么就像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终于,说习惯,道习惯,我还是习惯了。习惯了一个人的早餐,一个人开始新的一天,就算不确定也没有无奈。习惯了一个人上路,没有方向,没有归期,只想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停留。一个人醉在昏暗的灯光里,忘记时间,忘记存在,忘记还没忘记的过去。习惯了一个人的夕阳,那火红的霞光时常让人涌起莫名的感动。习惯了一个人的想象,虽然一个人的想象难免不切实际,但仍可以无所畏惧的坚持。习惯了一个人仰望天空,这样的钢筋水泥让人约束得窒息,没有家的归属,一个不完整的天空。习惯了一个人的远行,没有牵挂,没有方向,随着年轻狂想而释放自我的彷徨,一个人的旅途并不是没有诗情画意。习惯了一个人看雨,雨水先是一滴一滴,渐渐的一条一条,最后一片一片。习惯一个人的音乐,一个人的音乐是心灵最深处地呻吟,也许只有自己才听得懂,可是却依然希望把未来的世界来打动,音符里是一份含泪的沧桑,无限的困惑,痴迷的绝望,相信吧,总会有一个人来听你的绝唱。


是该习惯了,岁月神偷早把我们无知的稚庞顺走,我们只能夹着青春的尾巴,大方告别昔日的单薄年少轻狂。有人说时间是把杀猪刀,黑了木耳、紫了葡萄、软了香蕉,我却想说时间是个可恶的矢量,逼着我们南辕北辙的成长,没有任何的想与不想。